- 2022年11月2日“行风热线”
- 2022年8月10日“行风热线”
- 2022年6月8日“行风热线”
- 2022年3月30日“行风热线”
上线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上线时间:2022年11月2日(星期三)7:20—8:00
地 点:市广播电视台
上线领导: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胡虹
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应急信访科科长 胡正军
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四大队大队长 李骏
主持人:胡局长您好,现在已经是11月份了,全年工作也逐渐进入收尾阶段了。今年我们听到了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了解到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回答:好的。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落实好省生态环境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攻坚年度目标。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截至目前,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3.4%,绝对值居全省第五。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纳入年度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均值达到目标要求。声及土壤、辐射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
二是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显著。省“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涉及我市162个,已完成整改144个。其中国家层面交办问题44个,已完成整改36个,2个六国化工磷石膏堆场环境风险重复问题正在按程序申请省级验收,其余6个问题正在整改推进中。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领导包保、带案下访、县区互查等方式,集中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
三是基础能力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加强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运维管理,已及时完成异常事件闭环管理323次。“美丽长江生态铜陵协同共治平台”通过验收,铜陵市生态环境可视化智慧监管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实施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
四是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全面加强。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环境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完善环境信访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构建“三线一单”环境管控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地管控力度,开展自然保护地专项整治行动。
五是生态环境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建立并落实环境监管正面清单、环评分类管理豁免清单、告知承诺制、重点项目环评审批调度等制度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开展重点项目环评审批工作。
主持人:谢谢胡局长的介绍,我们能切实感受到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刚刚您提到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通过带案下访的方式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您能给我们再多讲一些吗?具体是如何做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局领导带案下访活动对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访积案的清理化解起着重要作用。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及时印发领导带案下访活动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带案下访工作。通过梳理近年来中央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件、上级交办、市信访局转办和本级受理的重复信访问题和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确定带案下访问题。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牵头,其分管的相关科室、事业单位派员参加,采取县区划片包干的方式带案下访。下访督察采取调阅资料、现场核实、听取汇报、召开信访问题协调会等方式进行。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规范信息报送,要求办理责任单位限期上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并加强考核督办,将带案下访问题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对信访办理不及时、处置不到位的进行通报,在此基础上建立领导干部约访下访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信重访、越级信访等信访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近期我市召开了秋季秸秆禁烧工作推动会,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当前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介绍下近期我市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情况吗?
回 答:好的。我市秋季秸秆禁烧工作推动会召开以后,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当前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性,拧紧思想“发条”,筑牢秸秆禁烧“防线”,相继召开会议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全市上下吹响秸秆禁烧攻坚号角。
一是责任落实到位。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禁烧网格员现场抓,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利用宣传条幅、巡逻车、宣传栏、LED显示屏和发放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做到秸秆禁烧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是巡查督查到位。各乡镇、村组织网格员、禁烧员、志愿者24小时值班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按照职责下沉一线不间断开展督查,努力做到“不烧一处火、不冒一处烟”。
主持人:今年的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胜利闭幕。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会议结束后在全党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请问咱们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是如何做的?
回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安排,强化工作落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推动学习贯彻深入人心。
我局在二十大开幕当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闭幕后又迅速召开了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观看了“二十大观察: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频片,局党组书记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了专题辅导,局部分科室和县区分局也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做了交流发言。会后全体职工也通过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学习交流。
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深悟透、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切实领会报告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篇章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真正把报告精神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措施办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主持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减污”“降碳”及“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词被频频提及,“双碳”工作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那么请问我市碳排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回 答: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加强宏观战略统筹,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幸福美丽新铜陵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将温室气体控制、碳达峰行动措施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充分衔接《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铜陵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重大战略,系统谋划全市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战略。
二是积极谋划推动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强碳达峰行动工作统筹,完善市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基础工作,启动2018-2020年度全市碳排放清单编制,完成2020年度全市重点企业碳排放情况核算与核查工作。制定并发布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实施方案,编制铜陵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确定全市碳达峰年限和重点任务,明确提前达峰行业名单及时限。推进碳排放市场交易试点。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及时将皖能公司等3家发电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组织企业参加碳市场配额分配培训、信息确认及配额核算与获取等工作,积极推动我市电力行业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三是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转型升级。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工业绿色发展源头管控,积极推动绿色新业态发展。坚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出台《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铜陵实施方案》,严守“1515”三道防线,扎实开展“十大行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持续加大煤炭消费减量控制。深入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积极建设风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严控化石能源消费增量。
四是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优先选择化石能源替代源头治理措施,依托枞阳海螺3# 5000t/d水泥生产线,实施水泥窑生物质替代燃料项目,年消耗生物质15万吨,项目实施后,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0万吨。加大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力度,持续推动大宗矿石原辅料“公转铁”“公转水”和多式联运,新上城市公交均为新能源车辆。积极推动典型工程示范。充分利用枞阳县境内优质太阳辐射和水资源,建设“渔光互补”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湖面上安装光伏板,光伏板安装设置上下高度差,既可以充分利用湖面水平直射阳光,又不影响鱼塘原有养殖功能,且光伏发电并入国家电网统一管理。
主持人:胡局长,可以给我们浅谈下明年生态环境工作思路吗?
回答: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关键之年,我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实举措破解生态环境难点问题,更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继续抓好铜陵市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编制2023年污染防治工作要点,推进实施年度污染防治重点项目。继续抓好“双碳”工作,大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一步推进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工作。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持续推进乡镇政府驻地收集处理系统 “提质增效”,继续强化船舶水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继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入河排污口和长江支流水环境监管。不断加强土壤污染重点企业和污染地块管理。持续推进重点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继续抓好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
二是着力破解生态环境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紧盯2023年应完成整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打好突出环境问题歼灭战,完成整改任务。持续开展“散乱污”排查整治和异味企业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跨域非法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不断提升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能力。
三是有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年度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推动实施绿色发展重点项目。强化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全流程减污降碳。持续推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继续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控“两高”项目落地。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倒逼企业自觉主动治污。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合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