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上线时间:2022年3月30日(星期三)7:20—8:00
地 点:市广播电视台
上线领导: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秦 岩
市固管中心副主任 林义生
铜官区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 李 骏
主持人:秦局长您好,欢迎来到“行风热线”直播间。近段时间,最受广大市民朋友们关注的事情莫过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了。我们铜陵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那么我们生态环境局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战役中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回 答:最近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涉及我局的相关职责主要是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督检查。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局快速响应,以实际行动筑牢生态环境防线,确保全市涉疫医废安全收运处置,为我市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一是现场督导除隐患。第一时间启动涉疫医废应急处置预案,医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火速奔赴医疗废物处置单位——铜陵市正源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督促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医废收集、转运、处置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技术要求,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做到规范操作、消除隐患、防范风险,严守涉疫医废“不过夜”原则,确保做到随到随处置,日产日清,有效防范环境污染风险。二是强化监管筑防线。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各隔离点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废水达标排放,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迅速行动,划定监管片区,落细落实医疗废物防控措施,规范疫情医废应急处置,防止疾病传染和环境污染。局领导分片包保,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以上率下,带领片区分局人员迎“疫”而上,按监管和检查内容成立医疗机构废水检查组、医疗废物检查组,常态化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废水处理专项执法检查,筑牢疫情防控生态环境防线。三是助力防疫保安全。督导帮扶医疗机构、医废处置单位、隔离点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强化医疗废物管控。统一制作医废标识牌,现场分发指导各隔离点医废暂存间规范悬挂,并同步指导建立相关医废转移台账。组织人员对医疗机构、医废处置单位、隔离点废水排放中的总余氯和总大肠菌群数两项指标进行监测,根据是否稳定达标情况检查并指导。做到定点医疗机构、医废处置单位、隔离点环境监管和服务100%全覆盖,确保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及时有效收集、处理100%全落实,共同构筑防疫安全屏障。
主持人:好的,从刚刚的介绍来看,市生态环境部门在面对此次疫情防控中做了大量工作。近期我们注意到,各地在面对疫情的时候都要求党员同志先上。请问咱们生态环境局的党员干部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回 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局在保证全市医疗废物监管不松懈的同时,根据市里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全局党员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一方面局里领导亲自挂帅。书记和局长全面统筹此次局里疫情防控工作,并带队督导检查义安区、枞阳县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和污水处理设施等专项工作。市纪委派驻我局的纪检监察组组长除了负责我局督查工作外,还主动报名下沉社区,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两位副局长,一位牵头负责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工作,涉疫污水、固废处理处置相关信息上报工作,并带队督导检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铜官区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和污水处理设施等专项工作;另一位负责饮用水源地、保供点、市直医院等专项检查督导,并带队督导检查郊区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和污水处理设施等专项工作。在疫情面前,领导们身先士卒奔赴一线,以上率下勇于担当,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鼓舞了士气。
另一方面全局党员积极下沉社区。连日来,市生态环保铁军组织58余名党员和职工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全部下沉到铜官区、义安区和郊区共23个社区参与防疫工作。有的在小区卡点测体温、登记出入记录、查验居民出入证和健康码,对不符合出入规定的居民耐心细致地进行劝返;有的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引导居民扫码、保持安全距离;有的根据局里安排,购买了雨衣、N95口罩、医护手套等防疫必备物资,分别送到值守人员手中,并提醒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注意自我防护。有的投身在全市集中隔离点工作岗位。不惧疫情不辞疲倦,这充分展示了市生态环境局共产党员优良作风和优秀品格。
最后我想说的是,防疫工作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的事,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在这次防控工作中,人的身份有党员和非党员之分,但在任务面前没有党员和非党员之分。我们生态环境局职工是全员作战阻击疫情!这里面既有共产党员又有非党员,每个人都是好样的。上下齐心,其利断金,我们坚信我们终将会战胜疫情。
主持人:是的,在这场防疫战斗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这个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疫情一定会被战胜,工作还将继续。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有哪些重点工作安排?
回 答:2022年,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落实,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路径,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深入推进新一轮“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科学编制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要点,认真谋划年度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并按时限推进实施。一是大气环境方面。立即实施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落实省环委办《关于进一步强化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函》要求,组织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会议,突出重点领域,部署推进近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把大气污染问题纳入突出环境问题警示片内容,进一步加大帮扶督查力度,坚决扭转当前空气质量下滑变差态势。把扬尘污染治理放在突出位置,严格实施城区及周边道路扬尘整治。二是水环境方面。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强化陆域水域污染协同治理,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开展县城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农村饮用水并网改造中新建的汤沟水厂、雨坛水厂、藕山水厂和老洲江北水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情况,并对市五水厂环境问题整改开展“回头看”。设置重要水源地“电子围栏”,逐步实现水源保护区非现场监督管理。实施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和化工园区水污染整治。加强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推进环卫基础设施改造和提升,配置垃圾中转站除臭设施,规范污水排放。三是土壤环境方面。加强土壤环境联动管理、尾矿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督促重点企业落实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制度。
(二)着力破解生态环境难点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强力推动17个年度整改任务,确保按期整改销号。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巡查暗访工作,将大气污染、群众信访投诉等问题作为巡查暗访重点,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工作,以曝光警示倒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积极谋划项目并争取资金,助力解决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深做实环境监督长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全面落实环境治理各类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全力推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反应灵敏、处置有力的环境监督长制,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机制。持续开展环境污染排查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三)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制定年度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推动实施一批绿色发展重点项目。强化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全流程减污降碳。持续推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工作。印发实施《铜陵市“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夯实乡村生态振兴基础。进一步做好矿业权审批管理工作,绿色高效利用矿产资源。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创建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推动森林资源发展再上新水平。
(四)不断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深入推进环境专项监督长制、河湖长制,压实属地和行业监督责任。不断强化三个全覆盖、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运用。加快推进美丽长江生态铜陵协同共治平台“战斗力”形成,实施生态环境可视化智慧监管系统项目,实现生态环境“水、气、土、渣”全要素可视化智慧监管,进一步提升我市生态环境精准治理、科学治理能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
(五)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控“两高”项目落地。深入开展林业碳汇行动,推动林业碳汇经济发展。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湿地管理。制定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建立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强化各部门沟通协作,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主持人:我们知道,今年开年省里就召开了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随后我市也召开了重大项目攻坚年暨作风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会议主题都在强调转变工作作风,请问咱们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作风在会后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回 答:今年以来,我局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改“坐堂问诊”为“上门行医”,一方面严格执法,建立“企业环境问题清单”并加以约束,牢牢守住生态环境“主阵地”;另一方面积极学习使用“金山五步法”(一查二劝三改四罚五公开),主动靠前、精准服务,及时为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法律、送方案,做到工作在一线推进、措施在一线落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爆发之前,切实当好服务企业的“贴心人”。同时,推深做实“环企直通车”平台、“驻点帮扶”上门服务等,定期上门了解掌握、协调处理企业需求。截至目前,共梳理水、气、固废、环境综合管理等问题超100个,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环保方面的实际困难。
主持人:谢谢秦局长的介绍,前面您提到的虽然现在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但局里职工们仍然恪尽职守,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那肯定也包括信访工作吧?您能给我们讲一下今年信访工作具体是如何做的吗?
回 答:好的。一是建立信访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信访视频会,优化信访汇报方式,综合分析研判信访形势,化解消除各类苗头隐患。二是坚持闭环式、清单化处理信访问题。认真梳理2021年以来的环境信访,建立重点重复信访件清单表,逐件落实整改销号,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对短期内难以整改到位的,要制定整改方案,跟踪整改到位,并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三是提高信访办理水平。推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智防体系,抓紧完善执法装备,发挥高水平专业机构和科研单位技术支撑作用,提高解决复杂疑难信访问题的能力。四是要用心用情去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把来访群众当亲人,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到及时妥善办理每一件信访事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