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闭会第642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分类细化“三类区”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确定各县(区)“十四五”及分年度目标任务。2021年计划建设的23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16个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和1条国家级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全部完成。今年我市计划完成23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17个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和1条省级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分批完成84个村庄农村环境整治任务,整治后的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将达到60%。在规划设计阶段,统筹考虑改厕和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对城镇近郊区和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区,可就近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对离城镇较远但居住比较集中、人口较多的村庄,可以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对一般村庄和人口较少的偏远村庄,可建设小型或分散式、单户式污水处理设施,鼓励采用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方式。相关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及资金集中向美丽乡村、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农村改厕整村推进点叠加,更加有效的治理农村污水。
我市持续推进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完成32个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36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省级中心村106个,县级中心村70个,建成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87套,生态处理设施76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因地制宜选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对城镇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优先纳入临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纳管处理;对不能纳管处理的常住人口大于200人或污水产生总量大于20吨/天的村民集中居住区,鼓励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2022年以来,为有序推进生活污水治理,我市全面排查已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现状,分类制定改造方案,确保已建设施长效稳定运行。强化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监管。健全设施运行管护机制,明确设施产权归属和运维责任主体,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对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开展常规水质监测。定期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排查评估,分类实施提质增效。创新各类污水统筹管护,根据群众意愿,提供社会化服务,在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坚持适当收费,市场化运作,不搞“大包大揽”。到“十四五”末,实现所有县区常态化实施厕所粪污管护及资源化利用工作。
铜陵市生态环境局
2022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