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会

2021年铜陵市生态环境状况及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新闻发布会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2022-04-29 18:03

  铜陵市生态环境局

  2022年4月29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首先,对各位莅临环保新闻发布会表示欢迎!

  2022年是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我局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为指引,精心谋划,抓好铜陵市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一、2022年一季度生态环境状况

  2022年一季度,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6.7%,PM2.5平均浓度为50.5微克/立方米。纳入考核的5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二、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科学编制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要点,认真谋划年度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并按时限推进实施。一是大气环境方面。立即实施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落实省环委办《关于进一步强化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函》要求,组织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会议,突出重点领域,部署推进近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把大气污染问题纳入突出环境问题警示片内容,进一步加大帮扶督查力度,坚决扭转当前空气质量下滑变差态势。把扬尘污染治理放在突出位置,严格实施城区及周边道路扬尘整治。建议由市城管执法局开展专项行动,突出滨江大道、陵江大道等主要干道,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抓实抓细城区露天禁烧工作。建议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开展城区范围(含各类开发区)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集中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各类工地“六个百分百”和拆除工地先喷后拆等规定。建议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开展港口码头扬尘综合整治行动。紧盯散杂货码头物料堆场和装卸过程,强化港口码头环境综合整治。建议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开展非煤矿山扬尘专项整治行动。督促铜陵海螺、上峰水泥、新桥矿业等露天矿山开采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对露天矿山裸露拓面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减少矿山开采和风蚀扬尘污染。突出抓好VOCs治理攻坚。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对生产企业、销售场所进行抽检抽查,加快推进低效处理工艺升级改造,排查提升重点行业VOCs物料储存、转移等环节无组织排放情况,编制排查治理项目清单,6月底前基本整治到位。建议由市商务局牵头油气回收综合管控行动,开展油品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系统专项检查,确保油气回收达标排放。持续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市生态环境、市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加大路检路查和入户抽测力度,公安交管部门对抽检发现的尾气超标及冒黑烟行驶车辆实施现场处罚,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督促超标车辆维修治理。由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住建、交通、经信等部门,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整治,推进非道排放抽查抽检,重点加大各类工地、港口码头及工业企业监察力度,依法查处高排放非道禁用区内使用行为。二是水环境方面。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强化陆域水域污染协同治理,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开展县城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农村饮用水并网改造中新建的汤沟水厂、雨坛水厂、藕山水厂和老洲江北水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情况,并对市五水厂环境问题整改开展“回头看”。设置重要水源地“电子围栏”,逐步实现水源保护区非现场监督管理。实施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和化工园区水污染整治。加强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推进环卫基础设施改造和提升,配置垃圾中转站除臭设施,规范污水排放。三是土壤环境方面。加强土壤环境联动管理、尾矿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督促重点企业落实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制度。

  (二)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我市为全省入选的三市之一,结合前期我市试点建设各项经验成果,我们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深入推进“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到2022年底,健全“无废城市”管理、协调和宣传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关联产业转型升级、固体废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基本实现区域内固体废物全链条信息化管理,不断推进全流程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固体废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和比例大幅提升,区域处置设施缺口基本补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形成铜陵市“无废城市”建设新的模式和经验,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二是紧盯工作任务。印发任务清单。依据年度工作任务,结合“四大体系”建设等内容,压实工作责任。确定项目内容。梳理筛选“无废城市”重点项目,确定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跟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工;制定工业固废管理制度。根据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经验,制定《铜陵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贮存、转移、资源化利用等环节责任主体、执行要求、法律责任。三是强化督查考核。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常态化开展督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制定考核方案,将“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牵头部门政绩考核,确保 “无废城市”建设年度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三)着力破解生态环境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强力推动17个年度整改任务,确保按期整改销号。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巡查暗访工作,将大气污染、群众信访投诉等问题作为巡查暗访重点,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工作,以曝光警示倒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积极谋划项目并争取资金,助力解决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深做实环境监督长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全面落实环境治理各类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全力推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反应灵敏、处置有力的环境监督长制,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机制。持续开展环境污染排查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四)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年度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推动实施一批绿色发展重点项目。强化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全流程减污降碳。持续推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夯实乡村生态振兴基础。进一步做好矿业权审批管理工作,绿色高效利用矿产资源。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创建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推动森林资源发展再上新水平。

  (五)不断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环境专项监督长制、河湖长制,压实属地和行业监督责任。不断强化三个全覆盖、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运用。加快推进美丽长江生态铜陵协同共治平台“战斗力”形成,实施生态环境可视化智慧监管系统项目,实现生态环境“水、气、土、渣”全要素可视化智慧监管,进一步提升我市生态环境精准治理、科学治理能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

  (六)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控“两高”项目落地。深入开展林业碳汇行动,推动林业碳汇经济发展。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湿地管理。制定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建立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强化各部门沟通协作,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七)节能减排,优化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推进重点行业综合治理和提标升级改造,不断挖掘减排空间和潜力。针对冬瓜山铜矿污水处理等已实施提标升级改造的项目,指导企业开展重金属减排核算;督促重金属排放大户,落实减排主体责任,实施提标升级改造项目。探索将碳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实现主要污染物区域总量削减。做好重点项目服务。建立重点项目服务清单,积极提前对接,项目落地前跟踪指导。提升审批效率,建设项目环评全部通过网上审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推进金昌冶炼厂和有色金口岭铜矿地块分区工作,将土壤质量符合利用条件的区域剥离出来,确保云林三转二期、有色公司研发基地等项目尽快落地。

  (八)全力做好生态环境领域信访工作。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智防体系建设,利用好科技手段,提高执法工作效能。提高初信初访办理质量,加强现场督查和回访,提高群众满意度。坚持闭环式、清单化处理信访问题,建立健全信访工作例会制度,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带案下访,深入推进重复信访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常态化开展环保督察信访问题“回头看”,防止问题出现反弹。实施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用好信访线索“金矿”。确保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件办理工作经得起“回头看”。

  我就介绍到这里。最后,希望各位新闻媒体朋友继续关心支持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