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会

铜陵市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2021-01-04 11:39

 

铜陵市生态环境局

20201230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

首先,对各位莅临环保新闻通气会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陵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位于全省前列

20201-11月,我市顺安河入江口、长河枞阳大闸、长江铜陵段陈家墩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枞阳大闸断面、顺安河入江口断面均值均达到地表水Ⅱ类,优于考核目标。全市地表水水质指数3.3082,位列全省第三;水质改善幅度11.24%,位列全省第一。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二、水污染防治各项措施深入落实

市水领办制定了《铜陵市2020年碧水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年度实施项目,并明确了各项工程项目的牵头单位、责任主体及完成时限,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并予以通报,截止1225日,完成年度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52个。

全面开展水源地环境保护。推进农村并网改造工程,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完成3处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城市及县城2处备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与调整工作,并规范设立标识标牌。实施滨江岸线南延伸工程,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拆除的码头、堆场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建成滨江生态体育公园并对外开放。开展“千吨万人”水源地信息调查,按季度开展水质监测。

持续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排查并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284家,重点整治沿江1公里范围“散乱污”企业14家,关闭企业全部实行了“两断四清”。启动“三磷”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完成6家涉磷企业排查整治,推动解决六国化工磷石膏堆场问题。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实现工业园区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治理与监管,落实2973家固定源排污许可证核发登记,51家涉水重点排污单位实现自动监控设备实现全覆盖。

深入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坚持全面排查、全面监测,完成长江铜陵段干流及支流排污口入河排污口排查822个,完成入河排污口溯源分析报告及整改方案编制。开展三级支流钱桥河航测、溯源报告、问题整治报告编制工作。共排查长江铜陵段一二级支流入河排污口疑似点位(含敏感区域)6357个,超出原任务7%,提前18天完成现场排查、信息录入及排口分类界定工作,在全省开展长江一二级支流排查工作的8市中率先完成任务。

深化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按照“长制久清要求,完成黑砂河、秀水河、翠湖上游老旧小区污水管网改造,实施黑砂河水质提升工程,完成黑臭水体强化督查发现的滨江花园东侧水体问题整改,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100%。枞阳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成投运,南部城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基本完工,钟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加速推进,2020年新改建雨污水管网99.3公里,其中污水管网66.6公里,雨水管网32.7公里。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11月底,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共12万吨,整治全市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8个,30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已全部完成,32个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全市175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2020年畜禽粪污产生总量为41.09万吨,资源化利用量达到39.14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5.24%,化肥利用率达43%,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0%,秸秆综合利用1.6万吨,利用率达90.77%。

开展港口船舶污染精准治理。全面完成《铜陵市港口与船舶污染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方案》建设,全市24家码头及4家水上加油站均与第三方服务企业签订生活污水和油污水接收处置协议。建成污水收集储存池(箱)201个、码头进出口车辆冲洗装置22套、事故废水收集池4个、岸电系统62套,259100-400总吨船舶、944400总吨以上船舶均完成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强化船舶污染排放执法监督检查力度。累计检查船舶3807艘次,实施船舶涉污染类行政处罚127起,罚款60.39万元,涉污类船员记分33人次,记分132分。

完善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地表水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及能力建设方面。实施引江济淮达标规划、菜子湖达标方案规划项目,保障引江济淮沿线水质安全。加强水环境风险预警防控能力,在流域主要水系的跨界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主要二级支流河段等重要区域累计建成自动监测站点14座,在建4座。全市各级河(湖)长共开展现场巡河(湖)督导5.4万余次,同时,将狠抓问题整改作为检验河(湖)长履职的重要抓手,按照问题整改“一县一单”、“三单四制”(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的规范要求,发现并处理一般问题500余个,牵头组织整改突出问题25个,推动各级河(湖)长切实履职尽责。

我就介绍到这里。最后,希望各位新闻媒体朋友能继续关心支持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谢谢大家!

 

记者提问环节

问题1杨局长,您好。我市今年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城市,请问这方面重点做了哪些工作呢?

答:为进一步推进城市节水工作,我市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实行计划用水,严格节水管理。2018年出台了《铜陵市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实施方案》,对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超定额或超计划要实行累进加价。2018年、2019年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计划用水率均达到了90%以上。二是落实“三个同时”,立足源头管水。制订《铜陵市城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规定节水“三个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实施程序,加强对城市新、改、扩建项目的节约用水管理,促进建设项目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强节水统计,推广节水器具。制定《铜陵市城市节水统计报表制度》,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2019年,经过向全市征集遴选后发布《铜陵市节水型用水器具推广名录》,全市节水器具使用率、节水器具生产销售率达标率均达到100%四是注重载体创建,提升节水成效。全市已有79个节水载体获得省级节水载体命名,其中省级节水型企业14家,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42.17%;省级节水型单位22家,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到15.04%;省级节水型小区43家,节水型小区覆盖率达到18.10%

 

 

问题2近期,《长江保护法》出台,将于202131日起施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正式写入法律条文。请问郭局长:“十四五”期间,我市围绕长江大保护,有哪些思路和谋划?

  答:长江保护法的出台施行将形成保护母亲河的硬约束机制。就水环境保护而言,“十四五”是推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的起步阶段,水资源和水生态方面重点是探索建立监测、评价、考核等监管体系,为“十五五”打好基础,我市工作重点是以改善长江铜陵段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为抓手,以长江干支流为重点治理区域,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按照流域控制单元识别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环境风险问题,根据问题科学确定有限目标,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等五水共治

  目前,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我市已完成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铜陵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要点编制,2021年将根据《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按照“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要求,建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规划指标体系,确保“十四五”期间我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回复,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推进格局基本形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